文章日期:2022-11-07 09:35:13 稿源:
平实中的情与爱——读《鹤说新语》有感
新余市档案馆二级调研员 刘志红
卢贺同志的新书《鹤说新语》出版,是他人生前半段职业生涯的一个小结,承前启后赋华章,可喜可贺!
卢贺同志长期在市委机关和领导身边工作,后又从事政策改革工作。三十多年文牍职业生涯的浸润,铸成他勤于思考,善于探究,视角全景而又独特的职业素养;他出身草根,有深厚的平民情结,形成他以苍生为念执着探寻,为新余发展变革鼓与呼的家国情怀。这些都在他的新书《鹤说新语》里充分体现。翻阅《鹤说新语》,书墨飘香,韵味绵长,我沉浸其中。通过这些平实而灵动的文字,可以探寻他的人生轨迹,触摸到他内心的情与爱。
诗人艾青在《我爱这土地》诗中写道“为什么我的眼里: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”。《鹤说新语》就是发乎于情的文字,不著一字爱,尽是故园情,是诗意具像化的阐述,因而引发了广泛共鸣。全书政策调研、乡土调查、产业策划类的政论文章篇幅占比较大,这类文章重实据重思辩重论证,学术价值、决策价值高,但一般都不好读。而《鹤说新语》里大多文章可读性却很强,兼顾了学术型与文学性的统一。原因是这些文章里注入了作者对新余的热爱对故土的热爱,读之于我心有戚戚焉。作者是土生土长的新余人,生于斯长于斯也贡献于斯,与新余这方土地血脉相连命运与共,是新余发展变迁的亲历者和参与者,相比其他政策研究工作者,除了职责责任的驱动外,他还多有一份对家乡的深情与挚爱。所以他的这些政论文章在思考探索新余发展路径之外,还有一份人文的温度,平实的文字下面蕴含着、流淌出对故土家园的情与爱,既体现了作者从政谋事的执着精神和理性智慧,又有一份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儒雅气质。特别是故园之恋、乡土之韵篇章,融新余历史文化和挖掘重建的发展对策于一体,既是历史散文又是政论散文,既有文学欣赏价值,更有推动新余各项事业发展的决策参考价值。
《鹤说新语》独具慧眼,别有洞天,总能发现并欣赏平凡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美与价值。卢贺是个严谨内敛的人,工作之余以读书练拳为雅为乐,没想他对花的欣赏视角独特,别有新解和意蕴。樱花、兰花、桂花虽是美丽的花草,但也不过是平常生活中平常物。普通人观赏她们的外形美,赞叹她们的花香宜人,文人颂诵花的精神花的品格。作者却另僻蹊径,发现一些普遍之外的花品花意,抒发了一些格外的人生感悟。春花灿烂秋果丰,但春花也可以春实,拓展了春华秋实的传统认知;兰花乃花中君子,自幽不争放。郑板桥赞她“坚贞还自抱,何事斗群芳。”,作者却以与兰花相伴的缘,揭示了兰花另一种品格:你不奢望却为你孕育最大的希望,你无欲索求却还你福报;桂花芳直不屈,李清照颂她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”,作者却借一个台湾创业客的故事赋予它两岸和合、守望相助的花意。这些不一样的发现与感悟何尝不是作者本人的品格体现。赞赏之余给了我新的启示,只要热爱生活,美好是无处不在的,换一个思路,用另一视角去发现探寻,身边的寻常物就有了别样的美与价值。《鹤说新语》里这些篇幅不多,但却别有风景!
《鹤说新语》返璞归真,保持纯真,总能在追忆怀念美好瞬间的同时感悟人世间的那些至真至善。故乡是童年的印记,是亲情的永恒载体。师者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,朋友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的风景。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许多无法忘却的身影,这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。《鹤说新语》里有对祖父祖母、对父母亲人的追忆,有对恩师的缅怀,对友人的回忆,还有对人生伴侣的深情记述。虽是平常主题内容,却在怀念追忆、在记述和赞美感恩的同时,让人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为人之道、为尊之道、为师之道、为友之道。书中祖父逆境艰难中的坚毅,祖母的慈善忠良,父亲公而无私的责任担当,母亲的勤劳无怨,兄妹们的牺牲成全,伴侣的贤德知性,甚至是残障叔父在命运面前的卑微隐忍,都滋养着作者的三观,温暖着作者的人生,也让我们同代人感同身受!我们都出生成长于国家探索曲折时期,艰难中亲人们守望相助,用爱相互支撑相互扶持。在我们求学、工作和生活中还有许多先贤朋友帮助、影响、温暖着我们,让我们在前行中进步成长。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勾画出了这些或平凡或优秀人至真至善的特质,传达着一种人性的温暖和光辉。
作者在书中写道“金窝银窝不如自已家的草窝。既然是咱窝,总得有人为她的昨天而抒怀、为她的今天而讴歌、为她的明天而筹划。”他之所以是一个这样的人,是因为他深深热爱着眷恋着这方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家园!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要走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践行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要实现。作者用一本书记录了他走过的路,记录了他所践行的使命,记录了他为之奋斗的梦想!
事业无涯,岁月匆匆。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。在每一个城市和地方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终将都是匆匆过客。但参与过、奋斗过、奉献过,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,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!而《鹤说新语》就记录了这种积极而幸福的心态!